历史上的今天6月16日:6月16日历史上发生的事件

 画室之家   2024-06-16 15:34   305 views 人阅读  0 条评论
望崖阁书法高考培训班

历史上的今天6月16日:6月16日历史上发生的事件

1. 1888年-《国际歌》诞生。2. 1924年-黄埔军校成立,举行开学典礼。3. 1977年-火箭专家冯·布劳恩去世。4. 1949年-《光明日报》创刊。5. 1842年-江南提督陈化成战死。6. 1903年-亨利福特成立汽车公司。7. 1902年-美国科学家巴巴拉·麦克林托克出生。8. 1958年-匈牙利处死前总理纳吉。9. 1922年-陈炯明炮击孙中山。10. 1932年-洛桑会议决定停止德国赔款。11. 1977年-火箭专家冯·布劳恩去世。

1. 1888年-《国际歌》诞生

1888年6月16日,人类歌曲史上最有威力的、影响最深远的歌曲——《国际歌》的曲子,在一个工人作曲家的笔下诞生了。从此,这首战歌响遍了全世界。 《国际歌》是巴黎公社战士、诗人鲍狄埃于公社失败后的第二天写的,是一首气势磅礴的号召全世界被压迫、被剥削的奴隶起来为真理而斗争的壮丽篇章。但是,这首诗整整经过16个年头,才出现在由朋友集资出版的鲍狄埃的《革命诗歌集》中。又过了一个年头,有人将这个诗集给了工人作曲家狄盖特,劝他在那里面找些歌词来作曲。狄盖特拿着这本诗集,回到家里一翻开,立即被吸引住了,特别是那首《国际歌》,他更加喜欢。他觉得那首歌词很适合于写成合唱歌曲。歌词激励着他,他以满腔的激情,一夜不眠,谱成了那首气壮山河的曲子。第二天晚上,他在一个酒馆里试唱。6月23日,他在卖报人的庆祝会上正式演出,获得极大的成功。接着以狄·盖特假名出版,印了6000份。

2. 1924年-黄埔军校成立,举行开学典礼

黄埔军校(Whampoa Military Academy),即陆军军官学校,成立于1924年6月16日,并于该日举行开学典礼,是中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军事学校,因校址在广州黄埔,人们习惯称为“黄埔军校”。黄埔军校培养了许多在中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。黄埔军校旧址于198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3. 1977年-火箭专家冯·布劳恩去世

韦纳·冯·布劳恩1912年出生于德国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他是德国著名的火箭专家,对V-1和V-2火箭的诞生起了关键性作用。大战结束之际,布劳恩及其科研班子投降美国,1955年他加入美国国籍。布劳恩继续在美国从事火箭、导弹和航天研究,曾获得一系列勋章、奖章和荣誉头衔。1969年,他领导研制的“土星”5号运载火箭,将第一艘载人登月飞船“阿波罗11号”送上了月球。1981年4月首次试飞成功的航天飞机,当初也是在布劳恩手里发端的。因此,他被称誉为“现代航天之父”。1977年6月,布劳恩病逝于华盛顿亚历山大医院。

4. 1949年-《光明日报》创刊

《光明日报》,属于光明日报报业集团,是中共中央机关报之一,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直接领导的大型、全国性的官方新闻媒体之一,创刊于1949年6月16日。最初是由中国民主同盟主办,毛泽东、周恩来、朱德等都曾为《光明日报》创刊题词。《光明日报》以知识分子作为读者对象出版,曾广受知识界好评,除在北京印刷外,还在上海、广州、西安、沈阳、武汉等十几个城市印刷。 拥有美国、英国、德国、法国、意大利、瑞士、巴基斯坦等22个驻外记者站,48个国内记者站。2010年4月27日《光明日报》入围“文化遗产保护媒体宣传奖”。

5. 1842年-江南提督陈化成战死

陈化成(1776年-1842年6月16日),字业章,号莲峰,福建闽南人,原居泉州府同安县,后移台湾府台北新庄,中国清朝高阶军官。1830年任福建水师提督,驻守厦门,在闽浙总督邓廷桢的支持下多次击退来犯的英国舰队。1840年7月调任江南提督,时第一次鸦片战争已经爆发,陈化成完善了位于长江和黄浦江江口吴淞炮台的防御措施,誓死保卫长江水道。1841年,英军占浙江舟山定海,裕谦、葛云飞等牺牲。1842年6月英军攻打吴淞炮台,陈化成拒绝两江总督牛鉴的议和主张,率军坚守六昼夜,击伤英舰8艘,毙伤英军士兵500余人,于6月16日中弹牺牲。

6. 1903年-亨利福特成立汽车公司

福特汽车公司(Ford Motor Company,NYSE:F),简称福特汽车或福特,是一间生产汽车的跨国企业,它是世界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。总部设在美国密歇根州迪尔伯恩市,由亨利·福特于1903年6月16日创立。1903年7月23日,福特公司售出第一辆汽车。福特汽车在美国汽车市场连续75年保持销售量第二名,仅次于通用汽车,2007年才因油价高涨大型SUV休旅车与卡车销量减少,被丰田汽车超越成为美国市场销售量第三名。2008年11月18日福特宣布将出售马自达的20%持股,由原先的33.4%降至13%。

7. 1902年-美国科学家巴巴拉·麦克林托克出生

芭芭拉·麦克林托克(Barbara McClintock,1902年6月16日-1992年9月2日),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,美国科学家,杰出的细胞遗传学家,是第一位单独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女科学家。1927年在康奈尔大学完成了植物学博士的学历。她开发了透视化技术,并用显微技术分析玉米染色体,包括减数分裂中,染色体交换讯息造成基因重组的机制。她提出了第一个玉米遗传图谱,将表型特征和染色体位置连结,揭示了端粒和着丝粒的角色。1944年成为国家科学院的成员。1983年获得包括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殊荣。1992年9月2日逝世。

8. 1958年-匈牙利处死前总理纳吉

纳吉·伊姆雷(匈牙利语:Nagy Imre,1896年6月7日-1958年6月16日),匈牙利政治家,曾于1953年到1955年短暂出任总理,1956年10月匈牙利事件时他再度出任总理,试图推动自由化与退出华约的计划;但是苏联迅速调派红军长驱直进布达佩斯“平乱”,纳吉试图寻求美国与其他西方国家的援助失败,并于同年11月22日被捕,1958年6月16日在秘密审判后以叛国罪之名被处决。纳吉死后被草草掩埋,所葬之处更被苏联列为机密,直到1989年匈牙利民主化后,才获重新安葬。纳吉在匈牙利得到相当高的评价,被视为自由的先驱与英雄。

9. 1922年-陈炯明炮击孙中山

1922年6月16日凌晨,陈炯明部队4000余人突然包围总统府,并向孙中山所住的粤秀楼开炮。时总统府参军林树巍、秘书林直勉知情险恶,力劝孙中山撤离险区。在他俩扶持下,孙中山离开粤秀楼,途中曾遭叛军两度盘查,但终于平安到达长堤天宇码头,乘坐小艇登上了早已升火起锚等候的宝壁舰。17日,孙中山转登永丰舰,并发表讨陈电文。

10. 1932年-洛桑会议决定停止德国赔款

洛桑会议(Lausanne Conference ),是关于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赔款问题会议,于1932年6月16日至7月9日在瑞士的洛桑市举行,与会国包括德国、英国与法国。因为签订了凡尔赛条约,当时德国的政府需要支付巨额赔款。会后1932年12月,美国国会否决上述的减债建议,仅让德国按照原有1930年美国的杨格计划偿还赔款。最后,此建议也同样失效。德国没有再赔偿。实际上,德国支付了的金额,仅仅是凡尔赛条约所订赔款的八分之一。

11. 1977年-火箭专家冯·布劳恩去世

韦纳·冯·布劳恩1912年出生于德国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他是德国著名的火箭专家,对V-1和V-2火箭的诞生起了关键性作用。大战结束之际,布劳恩及其科研班子投降美国,1955年他加入美国国籍。布劳恩继续在美国从事火箭、导弹和航天研究,曾获得一系列勋章、奖章和荣誉头衔。1969年,他领导研制的“土星”5号运载火箭,将第一艘载人登月飞船“阿波罗11号”送上了月球。1981年4月首次试飞成功的航天飞机,当初也是在布劳恩手里发端的。因此,他被称誉为“现代航天之父”。1977年6月,布劳恩病逝于华盛顿亚历山大医院。
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,并不代表本站观点,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。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告知,本站将立刻处理。
本文地址:http://huashi123.cn/51733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为网友投稿发布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本站小编: 画室之家 编辑。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
 发表评论


表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