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三彩 低调的高贵

 画室之家   2023-11-25 20:27   67 views 人阅读  0 条评论
望崖阁书法高考培训班
摘要:

素三彩低调的高贵藏瓷、谈瓷之人对康熙一朝的青花瓷器和五彩瓷器无不青睐有加,青翠欲滴也好,艳丽繁缛也罢,总能带给人充满张力的视觉享受。与康熙青花、五彩的张扬之姿不同,这—时期一种十分珍贵的瓷器品种则让人折服于低调的高贵,它以雅洁质朴之姿带给

  素三彩 低调的高贵

  藏瓷、谈瓷之人对康熙一朝的青花瓷器和五彩瓷器无不青睐有加,青翠欲滴也好,艳丽繁缛也罢,总能带给人充满张力的视觉享受。与康熙青花、五彩的张扬之姿不同,这—时期一种十分珍贵的瓷器品种则让人折服于低调的高贵,它以雅洁质朴之姿带给人独特的视觉美感,这就是名重一时的素三彩。

  素,顾名思义,就是以肃静淡雅、无红不燥为素,就像人们所吃素食中植物的绿色、黄色等主色调那样。素三彩是我国制瓷工艺中以高温烧胎,然后低温彩绘烧制的瓷制品,其名称最早出现于清末寂园叟的《陶雅》中:“西入以康熙黄、茄、绿三色之瓷品为素三彩”。从传世之物看,素三彩多为黄、绿、紫三种彩绘,有的露白或加施黑色、孔雀蓝色、金色等。

  素三彩与五彩瓷一样,并非一定局限三种颜色,三彩是个形容词,是个概念词,意在多,是个统称。有的说法中认为,素三彩因色彩中没有红彩而得名,但恰恰有时候,少数素三彩瓷上会出现少许的红色点缀。这样一来,似乎打破了素的概念,但却因此有了“三彩加红,价值连城”的说法,这是因为挂红的素三彩传世晶确实非常少,物以稀为贵。

  来头不小

  关于素三彩瓷的由来,大致有两种说法:一是说素三彩是在唐三彩、宋辽三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;二是五彩瓷派生说。但不沦怎么说,素三彩瓷器出现在明代中期成化年间,而清代特别是康熙时期,是素三彩瓷烧制的最辉煌时代,这一点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。

  第一种说法,素三彩瓷的鼻祖应该是唐三彩。那我们就先看看唐三彩。下图所示唐三彩钵,是一种低温釉陶器,造型古朴典雅,外壁施三彩花釉,釉色古雅,流畅自然,黄、绿、赭等色交融在—起。

  这种陶制品是经过两次火烧而成,第一次用白色粘土制成器坯素烧,温度在1050℃左右,然后将彩釉涂在烧好的坯胎上,再次入窑经900℃烧成。唐三彩在我国陶瓷生产史上占有很重要的篇章,长久以来广受关注。它是继承汉代和北朝低温彩釉的制作工艺而发展起来的,其低温色釉属于铅釉系列,是加入不同的着色剂,如铁、铜、钴、锰等形成的。汉代与北朝的低温釉陶制品,颜色单—,而到了唐代的三彩陶器,便已发展为多色釉,其中的蓝彩器更是稀有名贵的品种。

  传统工艺从古至今总会呈现出继承性,拿下图这件康熙素三彩虎皮斑碗与唐代三彩钵对照不难发现,其在生产工艺及视觉感官上存在很多相似之处。此碗内外彩釉为绿、黄、紫三色相交织而成,边缘交融相接,在器物上晕染成不规则的斑块,因酷似虎皮,俗称“虎皮斑”、“虎皮三彩”。这种虎皮三彩是康熙时期的创新品种,但给人的直观感受更像是唐三彩装饰风格的延续。由此可见,第一种说法是有根据的。

  而持五彩派生说者则认为,唐三彩、宋三彩、辽三彩、金三彩与明清时期的素三彩瓷根本就是两类不同的三彩器物,一个是陶制品,一个是瓷制品。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,素三彩瓷是在五彩瓷工艺的基础上繁衍派生出来的低温彩釉瓷器。素三彩瓷在制作时,是先在坯胎上划刻出图案,干燥后入窑烧制,在1280℃至1300℃的高温中烧成,然后—般都是再在烧成刻好的瓷坯上填涂色釉,再入窑,经850℃至900℃烧制成器。

  笔者认为,唐三彩继承说与五彩瓷派生说都有—定的道理和根据,都不失其科学性,但如果将这两种说法结合起来就更完善、更全面了,因为五彩瓷的产生也不失为唐三彩工艺的延续。

  康熙为最

  素三彩创烧始见于明代成化朝,但它与成化斗彩一样,不但不见于明清文献记载,早期也不见专门论述。从目前的资料看,明代素三彩瓷就开始出现了色地三彩,常以紫、绿、黄分别作地,然后施孔雀蓝、白、黑等颜色作画,形成紫地三彩、绿地三彩、黄地三彩。明代素三彩的烧制当以成化制品为早,正德时为好,其釉面亮青肥腴,彩料细润,色泽浓艳厚实,纹饰洒脱自然,但嘉靖、万历两朝亦有珍品问世,上图这件明代万历时期的黄地素三彩云龙纹盘就是一例。

  此盘内外以黄釉为地,以墨线勾勒纹饰。填加紫、绿彩装饰。盘心绘双龙戏珠图案,外壁绘牵牛花、荷花、菊花、牡丹等6朵花卉,设色质朴古雅,其纹饰与布局对清代官窑黄地紫绿彩品种具有重大影响。但是,比较康熙时期同类题材的素三彩而言,明代素三彩瓷无处不透露出“粗大明”的风格。

  到了清代,特别是康熙年间,素三彩在明代三彩瓷的传统工艺基础上有了更大的发展,或者说是达到了素三彩瓷的鼎盛时期。与明代制品相比,康熙素三彩不仅在数量上大为增加,而且制作更趋细致、复杂。这—时期的素三彩瓷逐渐使用黑彩勾勒代替以往的雕刻划线,使画面精致了许多,这种变化应是制瓷者借鉴当时五彩瓷绘画总结改进的结果。

  就色地而言,清代的素三彩有黄地、绿地、紫地、蓝地、墨地、米色地、浆白地、米黄地等等,这些色地较明代更加润泽通透,浓淡相宜。下页图中这件康熙墨地素三彩喜上眉梢纹大花觚,通高70厘米,硕大挺拔。通体墨地,以赭、绿釉绘出梅树、山石、苔草等,配以满树粉白色梅花.多只喜鹊嬉戏其间,色彩鲜艳和谐,构图自然疏朗,画功精细,自然洒脱,夺人眼目。

  除了釉上素三彩,作为素三彩之一的“釉里三彩”也在康熙时期成功创烧。比如下页图中这件康熙釉里三彩山水人物图凤尾尊,大口外撇,长颈渐收,鼓腹下敛,线条优美,是收藏者极为珍视的高档器型,再加上釉下三彩.自然就更受推崇。其上通体绘渔人泛舟图,青花绘出起伏的山峦、茂密的枝叶、古朴的茅屋,渔人滑动小舟,釉里红点缀出枝叶,无处不透露出秀雅与妩媚、文静与轻柔,康熙时期制瓷工匠造诣之高—览无余。

  素三彩瓷作为康熙时期极具特色的一种低温色釉瓷,反映了当时制瓷工艺的鼎盛,从精美的素三彩瓷上,我们也得以体会深厚的中国文化的意蕴。但是,自雍正朝以后,素三彩瓷蒯艮少烧制了,传世品并不多见。到了光绪时期乃至民国,坊间有大量仿制的康熙素三彩瓷问世,如今在市场上偶尔还能见到。

  市场见闻

  素三彩在我国陶瓷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虽然并没有像青花、五彩、粉彩那样风行,也并非当今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的常客,但对于收藏者来说,素三彩特别是康熙素三彩瓷却独具艺术魅力,只要见到真晶、精品,无不牵起仰慕之情和欲揽怀中之心。

  素三彩瓷基本上全部是官窑之作,据陶瓷界的泰斗耿宝昌回忆,上世纪50年代,国家相关文博机构曾在全国各地搜寻素三彩器物,但所获甚微,足见其烧制数量之稀少。又据资料记载:“黑白等地而绘绿黄紫三色花者谓之素三彩,以黑地为贵。西人嗜此,声价极高,一瓶之值辄及万金,以怪兽为奇特,人物次之,若花鸟价亦不赀也。”有琉璃厂老人回忆,真品康熙素三彩大件器物在民国时期就已经相当罕见了,尤其是黑地素三彩,即便是一件残口的大瓶,当时也可值1万大洋。

  当初便被视为重器的素三彩,如今更是深受一些藏家推崇,其精品能够屡创高价也就不足为奇了。在如今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,只要是真正的康熙素三彩,即便是小盘、小碗动辄也要几万元、几十万元,而一些真正堪称精品或大件器物,价格更是高达数百万元。而在民间收藏市场上,如果说十多年前还能偶见康熙素三彩的话,如今则是绝难见到了,充斥市场的绝大多数都是现代仿品,像釉里三色大笔筒、墨地花卉或人物棒槌瓶、素三彩狮子、竹节帽筒等,都是仿制者倾心的品种。

  有的仿品确实仿制得很到位,做旧也相当有功力,初学者很难辨别真假,需要提高警惕。首先,康熙素三彩器物胎料选用讲究,具有常见康熙瓷器“糯米胎”及其他明显特征,而仿品的胎,特别是能看到的底足的胎,多数没有微微泛黄的氧化层,也可以说是火石红(火石红不一定都红,浅淡黄色也是火石红)。

  来源:中国收藏

  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(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。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,并不代表本站观点,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。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告知,本站将立刻处理。
本文地址:http://huashi123.cn/54068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为网友投稿发布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本站小编: 画室之家 编辑。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
 发表评论


表情